应用数学和力学
    主页 > 期刊导读 >

医科留学生数学预科教学初探

预科教育是全球高等院校对外国留学生设置的一个教学预备阶段,其作用在于衔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使外国留学生有一个过渡期,以适应之后的语言和专业学习,它是中等教育的延伸期和高等教育的准备期[1]。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进入中国大学接受本科教育的留学生人数激增,其中我国医科类院校以其专业实用性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预科性质的课程逐步在一些留学生人数较多的院校开设起来。然而,笔者通过访问交流和查阅文献等方式发现当前我国留学生预科教育存在诸如缺乏统一的课程设置、理论研究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2-3]。因此探索适合医科留学生预科教育的教学模式,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校留学生数学预科课程学习现状

我校自2011 年正式承担留学生本科学历教育培训任务。为了帮助留学生消除语言及专业知识障碍,增强跨文化适应能力,自培训伊始,即针对临床医学六年制(含一年预科)学员在一年级的春季学期开设了包括《数学基础[外]》在内的一系列预科课程。目前,在已完成的6 届数学预科课程的培训工作中,我们发现留学生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1 数学基础薄弱

受教育背景等方面影响,我校留学生间数学能力差距极大,且普遍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系统性较差,仅相当于我国初中甚至以下水平[4]。而教育部规定预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员在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达到进入我国高校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这意味着在数学方面,学员在完成预科部分的学习后应基本达到我国高中水平。因此,起点底结业要求高成为数学预科教育无法回避的矛盾。

1.2 汉语语言障碍

经过近一年的汉语能力强化,我校学员大多都达到了汉语水平考试(HSK)4 级,有些学员甚至达到了6 级。但是我们通过课堂教学和课下交流发现,学员普遍对专业词汇的理解存在问题,容易和日常用语中的一些字词相混淆。另外,教课书中较为精炼的表达也给留学生学员的理解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1.3 学习方式不适应课堂教学

国外的数学教学中一般比较强调计算器的使用,因此我们在上课时总是会发现有学员在不停敲打计算器,希望能够跟上教师在黑板上的推导,但往往事与愿违。心算能力的缺乏,极大的影响了学员的听课效率。又比如,有些留学生学员一旦在听课中产生问题,就会脱口而出向教师提问,有时我们能够通过简短的交流解决学员的问题,而更多的时候则是由于语言交流不畅等因素,导致学员无法理解。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对教学进度产生影响。

1.4 缺乏学习意愿

通常课程过半后,我们会发现学员开始逐渐失去学习意愿。通过课下与学员交流,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是学员认为学习数学与自己来到中国学习医学之间关系并不密切,学习数学没有明确的目标。此外,部分学员由于起点较低,无法跟上课堂教学进度,课下也没有花时间研究,一段时间后也便失去了学习的热情。

2 教考模式探索

综上所述,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仅仅沿用我国中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作为医科留学生预科数学的教学标准,显然不适应其自身的特点。然而,无论是作为后续课程的基础,还是在教学中与教员或学员的交流,抑或是阅读或科研写作中的表达应用都要求留学生达到或接近我国高中的数学水平,对于短学时的数学预科教学来说,可谓时间紧,任务重。结合笔者6 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2.1 引入“前测”并实行分组教学

所谓“前测”,是指在正式开课前对留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测试。根据掌握中学数学知识的程度,将所有学员大致划分为3个层次。平均分配来自不同层次的学员组成学习小组。根据笔者的经验,每届学员中总有若干名已经达到甚至超越我国高中数学的基本要求。这些学员往往会在各学习小组中扮演“小老师”的角色——一方面他们能够较快吸收并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相比教员,学员间更易相互沟通,他们或者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或者具有相似的思维习惯,这使得教学内容在他们之间的传导更为顺畅。

留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表现的比较自信,富于表现力。我们以此为契机,实行分组教学,营造多元学习环境。例如我们注意到目前市面上留学生数学预科教材为了兼顾学时和体系一般不涉及中学阶段所要求掌握的概率和统计知识,而医科留学生后续会学习包括《医学统计学》在内的一系列相关课程。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我们在自编的讲义中引入了《概率与统计初步》这一章节,这即是对现有医科留学生数学预科教学内容的补充,也是对其教学侧重点改革的一次探索。而在关于这部分内容所进行的分组讨论中,我们更是引入了诸如最佳分组方案,肝癌鉴别诊断和阑尾炎鉴别诊断等问题[5]。随着讨论的开展和深入,留学生学员发现这些问题不仅和自己将要选择学习的医学专业有关,而且还能够根据自己新学习到的概率论知识立即动手实践。这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从而充分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自学能力[6]。而从各组讨论的结果也不难看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获得了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