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学和力学
    主页 > 期刊导读 >

砥志研思力学笃行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光辉历程。40年过去,弹指挥间,神州大地,春华秋实,沧桑巨变。个人的前途命运总是与国家的兴衰成败紧密相连,改革开放这40年,是我奋发图强、人生巨变的40年。回顾40年峥嵘岁月,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出生在四川泸县的一个小山村。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我还是一个正在读初中的懵懂少年。那时农村十分贫穷,上学条件异常艰苦,改变个人命运的愿望却更加强烈,盼望将来有一天能跳出“农门”。痴人说梦乎,何有之想耶?答曰:这一年春,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喜讯,国家已恢复高考制度!这个消息犹如一声春雷,振聋发聩,震撼人心,给人希望。我顺利考上高中,“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成为立志少年求学路上风雨无阻、一往无前的动力之源。

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83年秋,我接到四川石油财经学校财会专业中专录取通知书,终于实现了一个农家子弟的最大理想,成为人生最大转折。1985年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之一员。同年夏天,与同学们高唱“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告别了学校,分配到四川石油管理局川南矿区工作,从此投入改革开放伟大洪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我的第一个岗位是在矿区财务科从事钻井成本核算。当时,作为全局勘探开发主战场,矿区包括钻前准备井、正钻井和试油井在内的井口数量,一般保持在100口上下,钻井成本核算工作量特别大。我在虚心向老师、同事学习的同时,经常夜以继日工作,从不叫苦叫累,每月按时完成会计报表编制任务。为全面了解钻井工艺流程,我还与矿区有关部门人员一道,时常深入钻井现场办公,虚心向钻井队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在美酒飘香的赤水河畔,在山花烂漫的黄瓜山上,在绿色铺成的广袤田野,都留下了我们深深的足迹。

参加工作不久,自感学历低,今后恐难以适应改革发展要求,为此,我便报名参加成人大专自学考试,最终取得大专文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随后又一鼓作气,经过三年函授教育,成人大学本科如期顺利毕业。这之后不管如何变换工作岗位,我始终心无旁骛,对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新会计制度改革在川南矿区的顺利实施、长垣坝贷款项目财务规范管理、企业重组改制等工作,我都成为其中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明朝移帐定何所,择地还开新猎场。2001年,我调到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财务处工作,任稽核科科长。新岗位,新角色,新考验。多年来的基层工作实践,为做好机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开展财务稽核、撰写分析报告、草拟规章制度等工作,自感力所能及,轻车熟路。后来,我聘任为高级会计师,先后担任专职董事办公室主任、资本运营部副主任,从事股权管理工作。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十二五”以来,油气田公司股权管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开拓创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好局面,主要经济指标屡创新高。2018年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净利润突破20亿元,股权管理成果丰硕,成效卓然,作为其管理团队之一员,我倍感光荣与自豪。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改革开放这40年是催人奋进的40年,给勤奋者以无穷力量。在承担繁重工作任务的同时,我岁无虚日,笔耕不缀,坚持利用业余时间,持之以恒开展企业管理软科学研究。从1989年2月发表第一篇专业论文起,现已在《财务与会计》等26家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完成企业软科学研究成果30项,用150万字的笔墨,向改革开放40周年交出了时代答卷。

软科学研究切忌空谈,必须与企业改革管理实践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我执笔完成的《系统工程在非常规找气生产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等多项现代化管理成果,都紧密结合油气田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为加强油气田生产经营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软科学研究必须站在时代前沿,紧贴时代脉络。在探索会计理论、天然气纵向价值链管理、建立油气田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科学合理确定居民生活用气阶梯气量等诸多方面,我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受到专家学者关注。从事业余科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耗费很多精力。工作之余,我总是挤出时间探索思考问题,创新管理成果,总结管理经验。当夜深人静万家灯火已经熄灭时,当朋友们周末出去游玩时,我还在书桌前伏案疾书,或者在电脑旁敲打键盘。